“水韵建工”学术沙龙第二期成功举行

作者:张明超、徐琳发布者:徐琳发布时间:2025-10-16

1015日周三下午,太阳成集团tyc9728“水韵建工”学术沙龙第二期在二训楼B301举行,学术沙龙分别由教学副院长李蓓、学术副院长宋杰主持,学院众多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李强教授:从“教学问题”到“实践解决”的教学研究经验探索

首先,李强教授以《从“教学问题”到“实践解决”——教学研究经验的点滴探索》为题展开汇报。李强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通过实践加以解决。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研究经验的切入点。李强以自己主持的省级教改课题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从教学问题出发,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实践探索,并最终形成教学成果。他强调,教学研究经验不是孤立的学术活动,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通过教学研究经验,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汇报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研究经验经验,引发了大家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深入思考。

赵莉博士:原位净化填埋场地下水复合污染物的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与结构

随后,赵莉博士带来了题为《原位净化填埋场地下水复合污染物的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与结构(暨国基金申报心得交流)》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原位净化填埋场地下水复合污染物的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与结构的研究成果。报告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场数量不断增加,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可渗透反应墙作为一种有效的原位修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赵莉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性能、反应机理以及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该研究成果为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她分享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她从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内容详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为在场教师申报高层次纵向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讨论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术沙龙,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还学习到了宝贵的教学研究经验和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受益匪浅。

水韵建工学术沙龙的举办,标志着建工学院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学术平台建设,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推动学院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院及学校的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11.png

图片1.png222.png